懒得和她争论,宜修随意扯了些关于衣裳款式、日常琐碎的闲谈。然而,如懿的心思显然已不在此,找了个由头起身告辞,步伐中带着几分急切,仿佛有什么十分重要的事情。
目送如懿匆匆离去,宜修正在闭目养神。过了一阵,门帐轻掀,进忠悄无声息像条毒蛇般步入室内。
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与磨合,宜修对进忠的评价更加清晰——这是一个机灵又够足狠辣的太监,对弘历也没什么忠仆情绪,只要使用得当,不失为一个助力。
“主儿。”进忠的声音恭敬却透着几分不正经,“果亲王世子被太后接入宫中相聚,路上恰好遇到娴妃,二人已经一齐往慈宁宫去了。”
把玩着手中的佛珠,宜修声音格外清晰,“你办事得力,库房里有个翡翠的云纹玉韘,拿去玩吧。”
闻言,进忠心下一喜,他就知道跟着这个主子前途无量,像过年推拒亲戚红包一样装模作样,“奴才怎么敢当,为主子办事原就是分内的。”
看穿了进忠心的小九九,宜修并没点破,只略微敲打。“甭在这装相,快去拿吧,只要往后莫辜负了本宫的一番心意。”
“谢主子恩赏,奴才定当竭尽全力,为主子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!”
从慈宁宫出来,如懿直奔养心殿。
面对如懿的主动求见,弘历自觉找回了作为帝王应有的尊严与主动权,挥挥手让她进来。二人互诉衷情,和好如初。
“如懿啊,朕知道你入宫以来受了不少的委屈,朕想护着你,却也有诸多无奈,所以为了朕,你忍一忍。”
弘历借保护之名推卸责任,仿佛从没有把如懿抛到脑后。
言罢,他从案几上拿起张宣纸,笔走龙蛇,上书“慎赞徽音”四个大字。他将这幅字交给如懿以作安抚,并嘱咐内务府将其制成匾额,悬于延禧宫正殿之上。
如懿十分感动,感动之余更没忘此行目的,她自觉贤德胜过皇后,当然要时时劝谏君主。
“皇上,您初登大宝,正值稳固朝纲之际,更应展现皇室父慈子孝、兄友弟恭之美德。六皇子弘晏虽已过继,却是太后亲子,您关系最亲近的弟弟,如今才三岁稚龄,何不将他接进宫来教养,也让天下人见证您的大度与仁心。”
弘历闻言,目光闪烁,似是在揣测如懿此言背后的深意,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。
“这话,是你自已的心意,还是旁人和你说了什么?”
如懿脸上满是从容与自信,“无需旁人,臣妾只是觉得,一家人和和睦睦,是最大的福分。世子若能在皇宫之中得到更好的教养,想来也是太后所愿,更是皇上您作为兄长的一份责任与担当。”
弘历目光紧紧锁住如懿,试图从她的表情中寻找答案。最终,他轻叹一声,揉了揉太阳穴,疲惫地说道:“此事,容朕再好好想想,你先退下吧。”
如懿闻言有些不满,却只能告退,留弘历一个人沉思。
“王钦,去查查娴妃今儿见没见过太后。”
“回皇上,上午娴主儿与果亲王世子一同去了慈宁宫探望。”
皇上听后,眉头微蹙。他知道若能将六皇子接回宫中抚养,或许能缓和与太后的关系,却也怕这是太后借如懿的嘴来图谋什么。
遇事不决,要不去问问宜修?
然而,想法刚刚冒出头,就被他迅速压制了下去。他清楚知道宜修与太后的仇怨,怕是不会理智看待此事。思虑再三,弘历取了个折中的法子。
“允弘晏常来宫中探望太后,以尽人子之孝。”
下完旨意,皇帝轻声琢磨着“人子之孝”几个字,又下了一道命令,“务必暗中留意太后那边,有什么异动即刻来报。”
暗卫接到命令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宫闱的阴影之中。
下完决议的皇帝仍觉得心烦,在养心殿召了南府的琵琶妓奏曲,竟又是一段艳遇。
恰逢慧贵妃求见,在皇帝面前弹奏一曲琵琶。见皇帝面露满意之色,高晞月顺势提起皇帝赐予延禧宫的匾额,求皇帝也赏给自已和皇后一份。